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5月7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方曼做客新华网,谈2014高招政策。
以下为本次访谈精彩内容: 985、211高校
核心领域电子信息 学校定位以工为主 多学科性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的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当时这几所学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搬迁到成都建成。
我们学校在建校后196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97年正式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211工程大学,在2001年成为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应该说在国内电子信息领域内电子科技大学是唯一一所985高校,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生的一个完整的多体系、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学科是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的,学校以电子信息领域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很多人一听电子科技大学校名都会误认为是一所纯粹的工科大学,事实上学校的学科还是门类齐全的。
关于招生:
招生政策相对稳定 专业实行分数级差
作为一所全国985大学,在招生政策上面学校大体会维持相对的延续性,也就是说会相对比较稳定。从大家比较关心的如何进校门,进校门之后的专业安排等等来说,学校的政策基本维持不变。也就是说学校进校门的整个政策和全国是一致的,各高校都差不多,电子科大是择优录取的,在过程中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学校会采取进档不退的承诺。对于平行志愿省份的学生您可以大胆地填报,只要进了学校的档线以后学校将不予以退档,这对很多平行志愿地区的考生是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在平行志愿的形势下,如果被退档,那么在这个批次再次被提档的几率将会很小。对于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学校将继续进一步缩小提档比例。
专业的安排上学校实行分数级差的安排方式,学生进校以后专业是有级差的,级差是21100,一二志愿之间是有两分差距的,之后是一分,再往后是一分,再之后就没有了。
学校在整个的过程中会通过多渠道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会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发布,更多考生应该关注各个高校的招生章程,应该说各个高校的招生章程都将是他招生的最根本的依据,所以大家应该认真地研究一下,同时网站上也会发布很多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为广大学生做了一件实事,学校在系统当中做了一个“帮你填志愿”,学校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能够给广大考生一定指导,能够帮助大家,无论是对电子科技大学感兴趣,还是对其他学校感兴趣的,都可以到学校的网站上去填一填“帮你填志愿”这么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我们会帮您在网上分析一下您填的是否合适。
自主招生实施3大计划 名额不超总计划5%
今年自主招生学校实施三大计划,一是学科特长生计划,二是直通格斯拉哥计划,三是立人计划。
三个计划的特点是:学科特长计划就是对学校大部分理工学科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学校都欢迎大家填报,其实就是在这个项目当中发掘更多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直通格拉斯哥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对外合作计划,需要有非常强大的英语基础,有非常强的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参与。
立人计划是由学校第一届校长吴立人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想选拔在电子信息领域类非常出类拔萃的学生,通过这个计划的学生可以不参加学校的笔试,直接参加面试,通过之后也是在高考当中通过一本线就可以给予录取。这三类计划学生达到一本线就会录取,立人计划在进校后会给予更多关注,例如单独配备导师等等,电子科大想在这个领域里给国家配备更多的人才。
学校没有明确划分名额限制,会在每个项目当中择优录取,但是三个计划合在一起的总名额不超过总计划的5%,大概是300人左右,这是严格限制了的。
自主招生整体从数量上来说学生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从质量上来看学生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今年面试专家在面试的过程当中会提到每个学生都难以取舍,所以质量和数量都在逐步提高,同时学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进一步做到了人性化、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一个考生家长都能满意。
本科一批次有两个代码进行招生
电子科技大学总体招生规模2014年和2013年是维持稳定,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往下分的时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再次强调一下,电子科技大学仍然是在本科一批次有两个代码进行招生的,这个是在很多高校当中没有的,应该说是非常少的一些学校有的。一个代码是电子科技大学,另外一个代码的名称是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先强调一下两个校区都是在成都的,学校仅仅是招生代码的不同,学生批次都是在本科一批次,也就是说性质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获取的文凭也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文凭。
两个不同的上课地点会牵扯到专业上有所不同,地域上没有明确的划分,如果以沙河代码招进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集中在沙河,但是在清水河代码招进来的学生也会在沙河地区上课,不是以地域划分,仅仅是代码的区分。更多以电子科技大学沙河这个代码招进来的学生会接受到更多的工程化的训练,这是跟我们国家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相配套的项目,这是在代码上面要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家一定不要误以为这个代码是二本或者是其他等等不正规的办学。
从计划上来说刚才谈到总规模也是涵盖这两个代码的,今年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代码的学生总体计划有所增加,今年总规模是990人,也就是学校的软件工程750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电器类这个专业是240人,剩下的全部在电子科技大学这个代码,但是总规模没有变化,这是在整体招生数量上是这么一个区分。
今年电子科技大学沙河代码的人数有所增加,应该说比往年增加了非常大的幅度,有近1/3的增量,由此可见增加是有原因的,第一社会有需求,二是我们办得越来越好,受社会的追捧,所以我们国家也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学校才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也是给广大想读电子科技大学这个专业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单看一个代码只招900多人在综合性大学里面的确不多,但是总体来看今年招生人数5500人还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在沙河校区实操多一点的名额上有所提高,大家还是应该选择填报。
两个代码的分数到底有没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分数从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代码第一年实施的时候会发现它明显比原来代码的分数要低一些,但是经过三年的招生之后,广大社会给予了一定的认可,我们这个分数就没有固定的谁高谁低的概念了。去年的时候在个别省份已经是两个倒过来了,沙河代码的分会高一些。大家不用去纠结这两个到底谁高谁低,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学校代码的办学和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填报。
关于办学:
电子科大名师云集
我们学校经过这么多年拥有了8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位院士全部聚集在电子信息领域,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学校拥有了国内高端的人才。同时,学校具有国家40位千人计划的入选学者、20位长江学者、1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8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大批优秀教师,为学生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个特色办学项目 :成电英才计划 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有三个非常有特色的办学项目:一是成电英才计划,我们想站在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顶端,为国家肩负历史使命培养高端的电子信息领域的世界型的人才。我们现在这个班的学生可以达到本科和硕士的贯通培养,进校的时候是以电子信息学科大类进行学习的,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进一步心怡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这个学生也可以在本科任何一个专业上作为自己本科毕业的本科专业,而且是在进行几年学习之后对学科有一定认可以后再选择。甚至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几乎每年百分之百的海内外和国内的、校内的读研的状况,比例基本上达到100%了,是本硕贯通的培养。
二是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一听这个名字大家就知道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学校是结合龙头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经济管理学专业进行复合的,学校想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技术素养,同时又具备经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的人才,学校希望这一拨毕业生之后能够成为我们国家在IT业的领导者,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业后可以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也就是双学士毕业。
三是去年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办学的专业是电器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应该说两个学校都是拿出自己最强势的专业进行强强联手,培养一个国际化的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这个专业的学生一旦进校之后,是属于双注册,也就是一脚跨入两个学校的校门,您在毕业的时候如果顺利完成大学可以同时拿到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毕业证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应该可以算是世界前一百强,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比较好的排名是全世界的前50名左右。这个合作办学的项目是4+0的模式,四年都在电子科技大学本土学习,但是会有一半课程会邀请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给我们授课,也是原汁原味的国外的培养方案,这对大家担心的应不应该出国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专业:
专业以工科为主 大体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是以工科为主的,大体是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等等这些专业应该说是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追捧,这几年入口的分数是日渐升高的,但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也不用担心,每年的分数也没有高到大家觉得高不可攀的地步。
学校在机械类、自动化的专业也是非常好的,例如非常知名的每年亚太地区的机器人大赛,应该说近三届亚太机器人大赛的冠军都是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在机械方面是非常强的,还有自动控制等等这些。同时,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应该说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是从我们那儿一起研发出来的,所以说计算机专业是非常有历史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一些文科专业,例如英语、法语、日语这些专业应该说都具有非常浓厚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背景。
现在很多文科专业就业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困境,可能是因为现在纯粹学文科的或者是语言类的竞争比较激烈,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在校培养的时候会同时选到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些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学校这边的文科生具有一定的工科背景,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知识素养在那里,因此,学校的学生在科技翻译方面,在科技语言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在进入外企当中的时候学生就比纯文科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今年新增法语专业和翻译专业
今年新增了两个专业,一是我们的法语专业,另外是我们的翻译专业,应该说现在我们国家在科技翻译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所以今年我们新增了这么一个专业。这两个专业都属于文科生的招生计划,所以大家在填报的时候仔细区分一下。
学生可依据自己专业课培养方案选课
学校非常注重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从前年开始进行了本科人才培养的大探索,从去年开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做到依据自己专业课的培养方案,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形成每个学期自己独有的很有特色的课表。这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有些课程当中可以申请免休和免听,这是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学校想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个性发展。主要是在专业课上。但是基础课的老师可以选,也就是说必修课的课程中可以选全校的老师进行选择。这是在课堂教学上,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校非常强大的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学校与许多实验室和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联合建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有很多机会加入到我们的实验室当中进行学习,包括高端的科研实验室。学生依托于科技创新中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取学校给予的科技创新基金。通过基金计划项目,每个在校本科生都可以在校期间申请到小小的科研创新项目支持,通过这个项目的支持,可以充分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研发创作的精神,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十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参与科研实验的面可以达到30%,效果是非常好的。
学校支持转专业 学生在校内可以辅修第二专业
学生进校之后,进入这个平台之后您的空间是广泛的,很多高校都会敞开大门让学生更多地尊重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的培养方案就是这个体现。另外对转专业方面,学生在校内可以辅修第二专业,可以对您感兴趣的再次辅修一个专业拿两个证书。另外就是转专业,学校在学生大一下学期,每年五月份左右,这三年的时候都可以申请转专业,这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大三的时候申请的就少了,但是是学校的态度,同时学校不会对学生设置一定的比例。
举一个数据,像今年全校提供出的转专业的名额近400个(接收学院),有近200个学生填报了申请转专业,最终通过接收学院的测试,我们有100多人成功地转入了自己心怡的专业,只要接收学院觉得你有这个实力就会通过测试。其次学校的学科相对集中,您在学习之后现在很多学生都会继续深造,您在读研究生阶段再次选择转入我们学校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成为障碍,因为学校在大一的时候都会进行通识的基础专业,这对后续所有专业都适用,因此我觉得至少在选择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将不成为您的障碍。
填报志愿时不要一味尊崇分数上热和冷
每个考生和家长到这个时候都会问多少分能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大这个专业多少分能录取,这种问题是最多的。我想请大家静下心来把这些从头理一下。首先学校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要搞清楚,志愿的游戏规则,您必须得了解我们这个规则是什么,是平行志愿还是非平行志愿,那么平行志愿该注意什么?这是需要先搞清楚的,搞清楚游戏规则之后,提醒大家两点,平行志愿可能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大家觉得平行志愿无风险,其实不是这样,平行志愿有风险,如果您在平行志愿当中被退档的话,您的风险就是极有可能在本批次不被提档,这个风险就是由于提档被退档造成的,退档的主观原因是您填了不服从调剂,所以请各位注意,刚才提到提档不退档的前提也是您填了服从调剂。
“服从调剂”会带来什么风险呢?最大的极端现象就是把您调到您非常不想去的专业,这个专业是学校通常认为很不好的专业,这就是您所承担的风险,这个要看怎么看这个问题了,从专业角度来看可能是没有满意,但是从学校角度来说您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所以说这个时候有一种博弈吧,可以自己去衡量。
学校和专业,可能大家很纠结,是选择学校好还是选择专业好。对于学校来说,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学校和专业我认为都重要,当然大家会说这得有分数支撑,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兴趣点在哪些,兴趣点圈定后再圈定一部分的高校,也就是这些学校去了都OK不会后悔,这是作为基本点,在这样的大范围之内再选择您最感兴趣的专业,以及这个专业在全国的学科实力,这样来做判定我想可能会更加科学和理性一些。
考生在专业问题上,包括这个专业会影射的学校问题上,其实专业最好和最差关键看怎么判定,您喜欢就好,您不喜欢就不好,这是主观性,客观来说学科实力、研究方面在国内这是急需的、重点的,同时实力又像刚才谈到的科研实力、学科实力是强的未必就是好专业,但是往往好专业未必就是热门专业,因为热门是被大家吹捧起来的,热了今年分高明年还会更高,这是水涨船高大家抬上去的,有可能这个热热了三年之后就不再热了,这个热我做这么多年感觉到这个热背后应该是一个就业,好就业的就是热门,就业工资高的也热门,相对来说就业率稍微差一些,就业薪资水平低一些,可能就会被大家误认为是冷门,但是可能在三四年之后您这个冷门专业就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热门领域和方向,那么有可能这就成为了热门专业。所以我想大家一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尊崇分数上的热和冷,不是一点不尊崇,而是通过认真分析之后再去比较看分数,这对孩子来说对以后的考虑也是更系统、更长远。

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方曼做客新华网谈2014高招政策